找到相关内容17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——迷信or智信?!

    其中共同外加行乃共士道共同所修之法,包含:人身难得、寿命无常、轮回过患、因果不虚。  16、内加行:不共内加行,乃上士道不共之法门,包含:皈依、发菩提心、金刚萨埵观修、供曼茶罗、上师瑜伽。 ...,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,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,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,如藏传佛教的《丹珠尔》7和《甘珠尔》8;证,是指个人的修证,其中包括了戒(戒律)、定(禅定)、慧(智慧)部分。也就是说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65670375.html
  • 藏传佛教的女性僧团转世体系

    现观》、《因明》、《般若》、《中观》等经论,在桑顶寺创建辩经场,广收徒众,布道传教。着有《共同士道次第》、《生圆和合七支导释》等论著,以讲、辩、着业,名誉流布。享年40岁。  第四世多杰帕姆?乌金...王朝藏王赤松德赞为扶持佛教,于公元八世纪先后从尼泊尔、邬仗那国迎请寂护、莲花生等大师,建寺度僧,弘扬佛法。莲花生大师进藏后,首先为藏王赤松德赞、王妃卡尔钦萨措嘉以及名邀请者共五人,在玛萨上宫殿前授灌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3970789.html
  • 善巧成就大师桑杰耶喜(佛慧)的历史

    修法》、《依多尊本尊修多尊上师瑜伽法》、《菩提道次第下士道所缘法门》、《修“觉”法门》、《会供轮》、《宗喀巴大师修法》、《贡波护法师传启请》、《赞师次第》、《供养上师仪轨》、《大乘共道上师瑜伽门中士道...由于过去长久修道的薰习力,心性温和,不随一般儿童的恶劣行为而转。复由于他过去多生中生为班智达及有成大德的生习相续而来的习性,有时他做出阿阇黎说法的模样;有时做坐修摩地的状态;有时又说些法中故事等完全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978604.html
  • 年龙上师父母: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(一)

    hellip;…………………32 士道 一、下士道的修法……&...hellip;………4 二、远离毒恶缘之境——家乡……………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9233283972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(九)〔校对版〕

      宗喀巴大师复兴西藏佛教,固然是由于大师之智慧和道德,驾乎一般学者之上;其弘扬的教义,不分巨细,都深达真理之底蕴,究其根源,即全出自佛经和龙树、无著等大论师之根本意趣;其倡导之行持,以种戒律为根本...的精神,在二六时中,唯有弘法利生之心,成办自他利乐。这是历代大德,承袭宗喀巴大师融合显密教法的共同行履之处,也是黄教教派行持的特点。   大师之徒众,一般成就的不说,就是学贯三藏,行通学,精修...

    修慧法师编述

    |宗喀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41544739.html
  • 破除邪说论(二)

    菩提道次第广论》的读者都知道,宗大师根据阿底峡尊者的《菩提道炬论》而广论了士道的修学次第。其中的中士道结束后即转入大乘道,哪里讲过所谓的二乘法修学完毕后即当转入唯识的学习?宗大师再再强调的一直是先发...他们,若真有这样的大德存世,则我们理应对之表达自己的恭敬。不过坦白地说,这种人即便不是永无存在之可能,要想应世恐怕也得颇费周章。   众所周知,一个佛教徒要想立身处世,主要应依靠讲、辩、著这样,除...

    索达吉 堪布

    |索达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310031354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思考(济群法师)

    使人生佛教有演变为人乘佛教的趋势。    佛教修行分为五乘,即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。五乘又汇归为士道,以人、天乘为下士道,声闻、缘觉乘为中士道,菩萨乘为上士道。人生佛教立足于人乘而...疾苦,带有浓厚的出世色彩。这种山林佛教,又使得民众视佛教为消极遁世的逃避。   针对这些状况,太虚大师提出了“大革命”方针,即教理革命、教制革命、教产革命。在当时,这一观点无疑是振聋发聩的,大师也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人生佛教|济群法师|太虚大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937007306.html
  • 学佛与做人(济群法师)

    成佛的次第可以分为五乘。乘的概念和楼房一样,从第一层上去,层层递增。在佛法修行中,最高的一层是佛,其次是菩萨,再其次是声闻缘觉,最后是天道和人道。   五乘又可分为士道:即上士道、中士道和下士道。...要从佛法入手,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,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。   贪嗔痴在佛教里被称为毒,就是种危害我们精神健康的毒品,它时时都在伤害着我们的心灵,左右着我们的人生。   现在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学佛|做人|济群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3153919186.html
  • 学佛与做人

    其次是菩萨,再其次是声闻缘觉,最后是天道和人道。  五乘又可分为士道:即上士道、中士道和下士道。上士道通过菩萨乘的修行最终成就佛果;中士道是声闻乘的解脱道;下士道是关于人天乘的内容。   作为出世间...贪心、嗔恨心、愚痴、我慢等等。所以我们要从佛法入手,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,从根本上铲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。  贪嗔痴在佛教里被称为毒,就是种危害我们精神健康的毒品,它时时都在伤害着我们的心灵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5439938.html
  • 唯识学在弘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

    重要原因。佛法修学需要重视基础的培养,假如忽略了基础理论的学习,直接就从深奥的经论下手,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学效果。而整个佛法的学习,更应重视先后的次第。佛法有士道,有戒定慧,有闻思修,还有信解行证,...熟悉。种子说有种:本有说,新熏说,本有新熏说。还有关于心分的看法,有一分说,二分说,三分说,四分说。主张仅有见分的属一分说,主张有见分、相分的属二分说,主张有见分、相分、自证分的属三分说,还有四分说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85639941.html